【記者張原銘、張皓傑台中報導】「疫後新時代,智能防疫醫起來」,在歷經了三年多的抗疫生活後,改變了許多人的各項習慣,包含了購買型態及付款方式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了落實ESG,已開始運用資訊工具達成節能、減碳同時改善病患及家屬就醫流程及付款流程,除了已全面上線619張醫療同意書的電子簽署外,今年持續推動增加多元支付方式,為了讓就醫病患及家屬能更方便有效的利用時間,同時減少因為批價、領藥的等待時間,目前已提供臨櫃繳費、網頁繳費、醫指付、自助繳費機、中山附醫e點通APP等繳費途徑。
有鑑於行動支付為我國目前高速發展之支付方式,導入行動支付為中山附醫多元支付規劃中重要的一環,中山附醫在土地銀行的協助下,攜手合作共同建置,使台灣Pay首次在醫療院所中應用,導入後不論是台灣Pay綁金融卡或台灣Pay綁信用卡皆可選擇。能使就醫病患及家屬有更便捷、快速且安全的支付方式。在就醫時藉由中山附醫e點通APP掛號就醫後,可以輕鬆以手機完成支付,就算沒有帶錢包也能完成就醫流程。在臨櫃繳費、自動繳費機繳費時皆可使用台灣Pay作為支付工具,快速方便外亦能減少與人接觸,達到防疫的作用。
中山附醫與土地銀行此次的合作,除了能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外,也展現了推動智能醫療與數位支付創新的承諾與決心。未來也將會持續優化、增加更多的智能服務,達成智慧醫療的最終目標。
